沿著海岸線一路行駛,成片的風力發電機組隨風轉動。在鹽城,美麗的風光資源正逐步變為發展的綠色能源。作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,今年一季度,全市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升至66.9%,這意味著每使用100度電,就有近70度來自新能源。
“追風”追出一個風電產業。截至2022年底,鹽城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占全國1/5、全球1/10,新能源產業突破1500億元關口。今年8月底,全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342.53萬千瓦,總裝機、風電裝機、光伏裝機規模均列全省第一。
一座“風光名城”冉冉升起的背后,是一個個新興產業集群的加速崛起。新能源產業集群成功入選首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示范集群,東臺特鋼材料、射陽風力發電及裝備制造、建湖油氣鉆采井口裝備、響水不銹鋼獲省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。
圍繞自身資源稟賦,做好產業選擇,鹽城加快構建涵蓋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、綠色能源、海洋經濟等“5+2”戰略性新興產業和23條重點產業鏈。2022年,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1%,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30%。
“風光氣”等綠色能源發展已成規模,動力電池產業布局方興未艾,多個產業集群相互配合、相互助力,讓鹽城綠色發展的底氣更多、成色更足。2022年,晶硅光伏電池片、組件和風電裝備綜合產能位列全國地級市首位,動力及儲能電池產能全國第二。
在搶跑綠色低碳發展的賽道上,鹽城一直保持著時不我待的沖勁和敢為人先的闖勁。在全省先行先試低(零)碳產業園建設,打造兼具綠色能源、低碳制造、智慧園區、創新孵化和認證服務五大基礎功能的低(零)碳產業園。
黃海之濱,一排排風機迎風轉動,一塊塊光伏板熠熠生輝,一個個綠色產業集群蓬勃壯大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。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