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8日,走進位于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四軍文化林,只見一座座雕塑栩栩如生,訴說著烽火連天的過去,漫步綠樹掩映的林蔭小道,樓臺亭榭,一步一景,曲橋蜿蜒,流水潺潺,岸坡植被豐富,綠意盎然,讓人心曠神怡。
新四軍文化林負責人說:“4900株綠化苗木、60組雕塑,以紅色文化時空系列進行平面布局構思,將紅色文化的情感表達融入景觀空間營造,與新四軍干部學院紅色文化教育相輔相成,實現紅綠融合、交相輝映,新四軍文化林已成為集黨性教育主題、市民休閑觀光、生態防護為一體的城市濱河林帶?!?br>
文化林由北區的“鐵軍廣場”“聽黨指揮”“報國為民”“英勇頑強”“文化建設”“廉政建設”和南區的“團結統戰”“經濟建設”“旌旗獵獵”等部分組成,展示了新四軍十年征戰中發生的抗戰故事和感人事跡。
在鐵軍廣場,“新四軍文化林”六個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題寫。廣場的正中央,一面鮮紅的黨旗正迎風飄揚,高度為8米,基座雕刻了14位英雄人物形象,象征著新四軍是由南方8省14個根據地的紅軍、游擊隊改編而成;旗桿為兩支挺立的槍桿,寓意著黨指揮槍說明新四軍是一支聽黨指揮、對黨忠誠的人民軍隊;迎風飄揚的紅旗呈V字形,富意著這支人民軍隊在黨的指揮下不斷走向勝利。廣場左右兩側各有一塊影墻,南側刻著新四軍軍歌,這首歌曾激勵著新四軍將士英勇頑強、奮勇殺敵。北側刻著入黨誓詞以及各時期入黨誓詞的演變。雖然不同時期的入黨誓詞表達不盡相同,但對黨的忠誠、為黨奮斗是一脈相承的。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