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統計局、科技部、財政部9月18日發布的《202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》顯示,去年長三角一市三省的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合計為9386.3億元,增長11.4%,合計量占全國(30782.9億元)的30.5%,增速比全國(10.1%)快1.3個百分點;四地R&D經費投入均超千億元,投入強度(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)全部超過全國平均水平(2.54%)。
R&D指為增加知識存量以及設計已有知識的新應用而進行的創造性、系統性工作,包括基礎研究、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種類型,R&D經費指為實施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而實際發生的全部經費支出。國際上通常采用R&D活動的規模、強度指標來反映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。
統計顯示,去年我國R&D經費超千億元的省份有12個,比上年增加1個,分別是廣東(4411.9億元)、江蘇(3835.4億元)、北京(2843.3億元)、浙江(2416.8億元)、山東(2180.4億元)、上海(1981.6億元)、湖北(1254.7億元)、四川(1215億元)、湖南(1175.3億元)、安徽(1152.5億元)、河南(1143.3億元)和福建(1082.1億元)。
去年R&D經費投入強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?。ㄊ校┯?個,依次為北京(6.83%)、上海(4.44%)、天津(3.49%)、廣東(3.42%)、江蘇(3.12%)、浙江(3.11%)和安徽(2.56%)。
分地區看,去年東、中、西部和東北地區的R&D經費分別為20237.5億元、5557.6億元、3961.8億元和1026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4%、11.9%、7.6%和4.8%。京津冀、長三角地區分別為4260.9億元和9386.3億元,增長7.9%和11.4%;長江經濟帶地區R&D經費達到14788.9億元,增長10.4%,近年來連續保持兩位數的增幅。
請輸入驗證碼